驻京办餐厅打卡计划(一)

赣人之家

Posted by Price Wang on September 8, 2021

还在上大学的时候,我就打算吃遍全国各地的驻京办。囿于财力与精力,这个事情一直都没有付诸于行动,直到最近重返校园,得益于导师和放养和朋友的支持,搁置多年的计划迈出了第一步,从此便下定决心,每个周末都要探访一家新的驻京办餐厅。也不知道这个系列能坚持多久,且当打发时间的流水账,看个开心,写个开心。

整个系列的第一站自然是江西驻京办,至少对于家乡的味道我还是比较熟悉的,正宗与否自然是有些发言权。在去餐厅之前在网上也是先做了一番功课,江西省的驻京办餐厅有两家,一新一旧,下属各市的驻京办数量就更多了,不过我也没打算一一探访。我选择的这家叫做赣人之家,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个什么地方,地点位于海淀马甸,地铁坐了一个多小时,所幸餐厅离地铁站还不算远,具体位置也还算还找。我到餐厅的时候是中午十二点半,正值饭点,里头座无虚席,生意很好,要排队等号。这里并不是商业区,再加上正值疫情时期,说实话有些出乎意料之外。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翻阅着菜单,价格算是适中,然而看着这些菜品,我两眼茫然,有百分之九十的菜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,翻完整本餐谱我也就找到三四道吃过或听过的家乡菜,其它大致都是“南昌XXX”或是“鄱阳湖XXX”,建议餐厅改名叫昌人之家或者赣北人之家。

等了大约半小时,一个靠窗的桌空了出来,窗外是驻京办的停车场,密密麻麻的车挡住了视线,并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景象,餐厅内部面积不大,勉强二十来桌的样子,碰杯的声音不绝于耳,热热闹闹。服务生接触的不多,都是扫码点单,也不知道是不是江西人。点完单之后菜上得很快,并没有等待多久,以下是详细介绍:

瓦罐汤(山药排骨),19¥。对于我来说,喝汤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在老家的每一餐,汤都必不可少,后来上大学了,人变糙了汤喝的少了。说实话我笨拙的舌头并不能明显的感觉出瓦罐汤和倒锅里煮的区别,或许在营养方面有些许不同,不过在味道上瓦罐汤好像没什么特别的风味。这家的瓦罐汤分量足,闻起来很鲜,喝的时候能略微的感觉到一丝胡椒味,咸淡适中,山药绵软,不过排骨肉有些柴,7/10。

高安腐竹烧肉,22¥。我并不知道高安是什么地方,也没吃过腐竹烧肉这道菜,点它纯粹是因为菜单上画的好看。端上来的是一个小小的坛子,还缺了半边,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。腐竹偏咸,口感筋道,红烧肉肥瘦相连,油而不腻,汤汁浓重,可惜没点米,不然应该很适合下饭。口味偏重的人可能会喜爱这道菜,8/10。

小白菜炒黄元米果,25¥。这是家里常做的菜,逢年过节必不可少,原材料是一块硬梆梆的黄色面块,成菜前要在水中泡上一宿,至于它为什么叫黄元米果我也不清楚,据说和古代的供奉有关。这家店的黄元米果非常有嚼劲且不黏牙,口感类似于年糕,但光从味道上说和家里的不太一样,家里炒的黄元米果都会放蒜叶和腊肉,口味偏咸,这家没有,比较平淡,6/10。

素炒红苋菜,38¥。小时候有人说江西是一片红土地,所以苋菜炒出来是红的,后来才知道原来全国各地都这样。一道很简单朴素的菜,点它是想给餐桌添一抹绿色,吃起来很清爽,叶子绵软茎秆脆,7/10。

赣南鱼饼,36¥。一道从小吃到大的菜,说实话在家里的时候隔三岔五就吃鱼饼,现在吃不到了反而甚是想念。鱼饼其实就是用鱼肉做成的团,类似于虾滑,但是内部是空心的,以前有很多专门做鱼饼的小贩,纯手打,肉质软而鲜,现在都是机器加工,反而容易吃出鱼刺。鱼饼有很多种做法,但在我家一般就是加点盐切根葱做成汤。这家的鱼饼味道一般,本应该充满鱼香的汤喝起来跟水一样,外形和口感就更一般了,原本制汤后的鱼饼应该大而饱满,内部充满了汤汁,一口下去肉汁混合,然而这家的鱼饼小而干瘪,好像在吃面筋一样,5/10。

庐山石鸡,75¥。石鸡,在我们那儿又叫拐子,其实就是青蛙。各个地方的石鸡做法也不同,庐山石鸡我没吃过,不过从菜单上看感觉是一道硬菜,遂点之。我不知道是做法就是如此还是怎样,蛙肉吃起来不是很嫩,像是在咬一块精瘦肉,味道整体偏咸,比较神奇的是里头还加了红烧肉,相辅之下确实解决了红烧肉腻蛙肉干涩的问题,8/10。

财力有限,菜单上的菜不能一一品鉴,总而言之,这家的菜并没有达到令我印象深刻流连忘返的地步,再加上路途遥远,今后应该不会是觅食的第一选择。


☛请君入瓮☚

%